如果產(chǎn)品設計無法使終端用戶產(chǎn)生共鳴,就不會存在卓越的工程設計。您可以設計一種結構堅固的方向盤,但如果它被放在錯誤的位置,就無法實現(xiàn)其用于轉向的主要目的。
同樣,在圍繞人類視覺進行設計時,顯示器其實無需具備盡可能高的亮度或能量輸出。光學工程師可能會追求上述特性,但是這種期望往往會讓設計的目的被忽略掉。優(yōu)化車輛顯示以終端用戶為中心,因此應該重點關注他們感知周圍世界的方式。
談到功能,在很多設計方面都存在改進的空間:
字體大?。?/strong>顯示器設計可以減小像素大小適應低分辨率,結果以精細的圖像顯示在屏幕上。
對比度:可讀性會被文本和背景之間的感知對比影響。在低對比度條件下,文字更難以看清,尤其是在駕駛員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道路上的導航場景中時。
材質:當顯示器被灰塵或油性指紋覆蓋時,在極端情況的日照位置下更難讀取信息(圖1)。攝像頭上的灰塵或擋風玻璃上的雨滴也會產(chǎn)生類似的問題。
人機交互:顯示器的物理位置和方向會影響駕駛員和乘員對屏幕的感知。優(yōu)化設計能提高人機交互的總體質量。
視野:與抬頭顯示器(HUD)更緊密相關的是,工程師們正在開發(fā)支持更廣闊視野的光學技術,并在真實世界條件的基礎上疊加投影信息。這些技術預計將適用于小空間,以避免破壞儀表板的美感或占用儀表板下的寶貴空間。
在早期,工程師們通過測試光如何與LED晶體或OLED層等不同幾何結構的相互作用來設計納米級的顯示器。隨著設計從光子組件模型擴展到光學組件模型,設計的焦點也轉移到了偏振層和表面涂層等元素。由于大多數(shù)汽車制造商都依賴外部供應商的顯示技術,因此設計的結尾階段的重點,是將顯示器集成到車輛中。
日照研究確定了極端情況的日照位置,并分析了來自其它光源的反射。在某些情況下,后處理算法允許用戶看到比如眩光投射在屏幕上的效果。Ansys算法考慮了人眼生物學特性,可模擬出適應時間甚至是色盲的情況。比如,當駕駛員置身于黑暗環(huán)境中5分鐘后,他們的眼睛突然看向顯示器時,其感受與在處于明亮光線環(huán)境下5分鐘后的感覺截然不同。眼睛可以不斷適應光線的調整,而合適的仿真工具要能夠渲染出真實的各種光環(huán)境類型。